🚀 初學者也能懂的 Cloud Run CI/CD:把程式變成一個網址

在這個 AI 工具爆炸的時代,很多人開始用 Cursor、v0.dev 甚至 ChatGPT 來快速寫出一個 Side Project。
程式寫完很快,但接下來的問題是:

👉「我寫好的東西,怎麼變成一個網址,讓朋友隨時點開就能用?」

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:程式在自己電腦上跑得好好的,但只要想到「要讓別人也能打開來用」,腦袋就瞬間當機。
其實,這正是 CI/CD(持續整合 / 持續部署) 要幫你解決的事。

而在 Google Cloud 平台裡,最簡單、最適合新手的工具就是 Cloud Run

這篇文章不會塞滿你一堆難背的指令,而是用 便當盒 + 冰箱 + 攤位 的比喻,帶你從零開始理解 Cloud Run 的 CI/CD。
讀完之後,你會對 CI/CD 有一個清楚的腦中畫面,知道它背後的邏輯,也能理解怎麼做才能讓專案部署得更安全、更穩定。


🍱 1. CI/CD 是什麼?為什麼要學?

CI/CD 聽起來像是資深工程師才會用的專業術語,但如果換個比喻就很單純。

  • CI(Continuous Integration, 持續整合)
    就是把你寫的程式自動檢查、打包成「可以跑的東西」。
    想像一下:你煮了一份便當,把菜和飯都裝到盒子裡,蓋好蓋子,放進冰箱保存。

  • CD(Continuous Deployment, 持續部署)
    就是自動把冰箱裡的便當端到攤位上,顧客來了就能吃到。
    這樣你不用每次都手動煮飯、手動擺盤。

簡單來說:
👉 CI/CD = 自動把程式變成便當,放進冰箱,再交給 Cloud Run 擺到攤位上,顧客只要點網址就能吃到。


🏪 2. 為什麼要三個攤位?

如果你只有一個攤位(正式環境),那出問題的時候怎麼辦?
所以專案裡常常會有三個「環境」:

  • DEV(開發環境)
    就像廚師自己的試吃攤。想怎麼煮就怎麼煮,炸掉也沒關係。

  • QAT(測試環境)
    給同事或 QA 驗證的地方。品質要比 DEV 穩定,但還是允許小錯誤。

  • PRD(正式環境)
    正式開放給顧客的攤位。這裡必須最穩,不可以炸掉。

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:就算 DEV 爆炸,PRD 依然安全運行。
對一個團隊來說,這是最基本的風險控管。


🎨 3. 一張圖看懂 CI/CD

ChatGPT Image 2025年9月18日 上午10_15_23

看圖就懂了:

  1. 廚師(工程師):寫完程式 → 打包成「便當盒」
  2. 冰箱(Artifact Registry):把便當放好,保存起來
  3. GitHub Actions:自動決定要送到哪個攤位(DEV / QAT / PRD)
  4. Cloud Run 攤位:自動上菜,攤位隨時待命
  5. 使用者:點網址,就能看到服務跑起來

👉 這整套流程就是 CI/CD:從寫程式,到別人能透過網址使用,完全自動化。


🔒 4. 安全怎麼辦?

很多初學者部署時會遇到一個問題:

「我的資料庫怎麼連?金鑰要放哪裡?會不會不小心外流?」

在 Cloud Run 裡,有兩個必學的招式:

🪪 OIDC / Workload Identity

不用再把金鑰硬塞進 GitHub 或程式碼裡。
你可以讓 GitHub Actions 透過 OIDC(OpenID Connect),直接跟 Google Cloud 建立「臨時員工證」。
這樣 GitHub 就能合法地去開冰箱、上菜,而不用拿著一把永遠不會過期的鑰匙。

🔌 VPC Connector

如果你的程式需要連接公司的資料庫,可以用 VPC Connector。
它就像幫 Cloud Run 接了一條「內線電話」,讓它可以直接打到公司內部,不需要繞外面的公用馬路(公網 IP)。

👉 結論:自動化部署不等於放棄安全,兩者是可以兼顧的。


✅ 5. 成果長什麼樣?

當整套流程完成後,你會得到:

  • 三個固定網址(DEV / QAT / PRD),分工清楚
  • API 會有 /health 健康檢查,隨時能驗證服務是否正常
  • 如果新版本有 bug,可以一鍵回滾,瞬間切回舊版本

這就像有三個攤位:你可以隨時檢查攤位是不是還在營業;
如果新菜色不合胃口,也能馬上換回上一道菜。


💡 6. 為什麼這麼重要?

對很多剛開始做 Side Project 的人來說,部署常常是「最後一哩路」,卻也是最頭痛的一步。
有了 Cloud Run + CI/CD:

  • 你不用再手動部署(省時間)
  • 你不用再擔心爆掉(多環境保護)
  • 你不用再怕金鑰外流(安全設計)

更重要的是,這個流程是一個 可以延伸 的基礎。
未來你要加 灰度釋出(A/B 測試)自動回滾成本優化,都能在這個基礎上實現。


✨ 7. 結語

CI/CD 聽起來很複雜,但只要用「便當模型」來理解,就會變得非常直覺:

👉 程式 = 便當 → 放冰箱 → Cloud Run 擺攤 → 使用者點網址就能用

所以,下次當你用 Cursor 或 AI 工具快速寫好一個專案時,別再苦惱「怎麼讓別人用」。
只要這套 CI/CD 流程在手,你就能快速、穩定又安全地把專案變成一個網址,分享給任何人 🚀

未來,當你漸漸熟悉後,還能加上灰度釋出、自動回滾、監控與成本優化。
但第一步,從 Hello World + Cloud Run 開始就好。

祝你的第一個「專屬網址」,順利上線! 🎉